读书分享 | 没有数字与公式,经济学也能帮我们寻找生活的答案
今日看点
对于每天高度介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人来讲,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在林林总总的经济学著作当中,《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如何果断地权衡利益得失》充分兼顾了经济学的趣味性与系统性。哪怕是毫无基础的读者,也能借助此书提供的语言或思考架构,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信念,在这个时代的经济论战中成为一个更聪明、更成熟的参与者。
一、作者及书籍简介
1
作者简介
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杰出教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协会权威刊物《经济展望杂志》主编。他还是美国通用教材《经济学原理》的编写者,该教材被100多所学院和大学使用,第四版已于2017年出版。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蒂莫西·泰勒习惯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态度阐述经济学与经济学家。正如他在本书开篇谈到的:“经济学家通常不是会令人愉快的伙伴”和“对公共政策作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在他看来,经济学并非总是关乎数字、公式、模型,也是看待生活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不必具备经济学教授的资格,只需要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可以在大部分的日常经济讨论中坚持看法了,这或许也是经济学对每个人最大的现实意义。
2
书籍简介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来自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经济课,全书共36章,分为微观经济学篇与宏观经济学篇两大部分。前18章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作者主要讨论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如何运作,然后扩大范围,讨论不受约束的市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垄断与缺乏竞争,污染与环境危害,新技术、创新和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贫穷和收入不均持续或扩大,以及保险市场运作失衡;后18章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作者探讨了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学议题。总体看来,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人、企业的观点展开研究,宏观经济学则是探讨经济的整体观点。
在本书中,作者分别从36个经济学关键名词入手,用生活实例引入主要原理,解释、分析经济现象,所以读者即使没有经济学基础知识也能轻松理解。正如作者在书中强调的,这本书不足以让阅读者从事经济预测的工作,但绝对能让你更有自信且更有说服力地与人聊起经济话题。
二、观点与思考
经济学不是一套答案,而是追寻答案的架构。对于每一位普通读者而言,阅读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的最大收获未必是能够系统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是能够尝试套用书中介绍的思考方式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更高效、更优质的选择。
1
微观经济学篇
市场均衡点并不表示人们对结果感到满意
我们先从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开始:社会应该生产什么?应该如何生产?谁来消费所生产的东西?
这三个问题是每种经济制度乃至每个社会的基础,微观经济学讨论的也就是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商品在生活中的变化规律,其中与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就是供需关系。经济学并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架构,讨论市场如何决定价格与数量,以及这些市场价格与数量为什么会改变。正如循环流向图所示,在供需架构中,我们借助价格和数量的波动寻找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均衡点。市场经济的长期倾向,就是在寻找这个“美妙的均衡点”。
循环流向图:如何用两个群体、三个市场来描绘整体经济
以个人为例,我们既是商品与服务市场中的消费者,同样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者。我们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满足供需关系,用劳动力换来的工资也就取决于市场劳动力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因此,怎样才能找到一份高工资的职业?选择市场需求大、供给少的职业。
你的薪水最终由你的产出决定
回到循环流向图,在商品与服务市场中,我们(家庭和个人)作为需求者购买企业(供给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而在劳动力市场中,角色发生了对调,企业(需求者)购买家庭和个人(供给者)的劳动力。因此,在面对自身无法改变的劳动力需求(受人口增减等因素影响)变化时,要记住一件事,“追根究底,劳动力是一个市场,你的薪资及福利,是根据你的产出定出的价格”。
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
在经济学家看来,从不同地区取得合适的工人和合适的资源,就能产生更好的生产力。实际上,市场经济每天所协调完成的丰功伟绩,基础就来自于分工,这也正是如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得以充分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经济学中这也被称为比较优势。将目光放近一些,对于个体而言,最大的困难往往是找寻自己“最适合位置”在哪里的过程。经济学可以解决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但在操作层面,个人面临的抉择难度同样巨大。
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的一生有始终不变的一个倾向,就是希望利用储蓄与投资,提供资金给资本市场,并在没有太多风险的情况下累计财富。而人一生累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的力量。这与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率相似,虽然看起来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微小差异,但在时间的累积之下,对未来会有巨大影响。也就是说,时间的积累会放大微小差别带来的最终影响。
对于累计财富而言,我们需要在储蓄和投资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方式的报酬率、风险、流动性和税负这四个因素。而对于日常生活来说,问题则变得清晰了很多,牢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名言,我们就已经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了。
自由市场并不保证会给发明者奖励
在经济学中,“外部性”的概念指的是在直接的买家与卖家之外,有第三方直接受到这笔交易的影响,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其中,技术创新是最常见的正外部性之一。也就是说,在发明者与消费者交易之外的人,往往不需要补偿技术发明者就可以从中受益,自由市场并不保证会使得发明者得到应有的利益回报。因此,政府需要用知识产权制度等手段保护创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但与此同时,“专利丛林”的概念也值得注意。专利保护是用来预防竞争的,但对其他想进入市场的竞争者而言,这些专利可能会变成巨大的障碍,并且阻碍额外的创新。在国家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与保护同时发生的其他情况。
2
宏观经济学篇
在微观经济学中出现的个人理性行为,当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因此,我们也就需要通过了解宏观经济学,尝试从另一个视角看待问题。正如一个古老但贴切的比喻:宏观经济学就像是在看一片森林,而微观经济学则是在看个别的某一棵树木。当我们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后,每个人也将会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平等地看待国际经济危机和自己眼前的失业风险。
经济衰退,薪资很少会大幅下降
面临经济衰退的危机,绝大多数企业为了保住原本的业务,不会选择削减工资,而是以减少雇佣或降低劳动力需求来应对,而低水平劳动力供给则首当其冲。长期而言,工资增加的基础在于提升员工的平均生产力,在企业层面包括更好的实物资本设备投资,以及发明并采用新技术;而在员工层面则是教育投资的契机。对每个人来讲,也许抵御经济风险的最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自身的劳动力水平。
全球化的整体方向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
全球经济在本质上像是一种合作创业,如果每个国家在遍布全球的贸易、生产、技术与知识的网络中合作,那么大家便都能更快速地成长,全球化的整体方向也将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平。同时在这个网络中,每个国家仍然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而保护主义常常是有组织的特殊利益群体寻求将成本分摊给没有组织、人数较多的团体(如普通消费者),看起来政府对国内产业提供了间接补贴,最终则需要其国内消费者用较高的价格埋单。贸易战争的最后,付出代价的仍然是普通的企业和消费者。作者也认为,趋向自由贸易的基本动能从未消失,人们也会因善用贸易而持续获得经济利益。各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就是要把手牵起来,让保护主义无计可施。
结语
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不仅是计算利益的得失,还让我们看清面临的风险与机会,跳出眼前的选择题进行思考。经济学是一门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没有打出“让你三天学会经济学”的口号,而是非常客观地提供了让每个人对经济学产生兴趣的机会。正如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学并不指向唯一的正确答案,但它可以引导我们找出更条理分明、更深思熟虑的办法去解决问题。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仍然需要做出好的选择。
END
美 编 | 张园园
推荐阅读